趙立新著,《西晉末年至東晉時期的「分陜」政治──分權化現象下的朝廷與州鎮》(古代歷史文化研究輯刊初編)
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3月。平裝,16開,186頁。ISBN:978-986-6449-35-2。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藉由「分陝」故實的產生到詮釋,探究中古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變動的關係,就政治中心與集體政治勢力的相互作用與過程,進行了動態和結構性的考察。「分陜」原為經典詮釋下描述周公、召公分治天下的政治理想,隨著漢末以來的顯著地方分權化、士族政治的勃興、都督制的建立,封建觀與經典詮釋對現實與理念的調和,構成了中古所謂的「分陜」政治,其基本意涵為政治權威的分化與政治中心的分立,具體用以描述中古州鎮與朝廷的對立,亦即兩個政治中心的並峙。此種政治現象實由對立的集體政治力量支持,也就是以政治集團作為基礎。西晉時期形成「分陜」局面,受到以宗室諸王為中心的政治集團的支持。隨著宗室政治的消亡,東晉在南北分立的格局下,同時形成上游州鎮與下游朝廷兩個政治中心,作為支持的政治集團也由宗室轉變為士族。隨著南北局勢緊張而逐漸擴大與強化的都督與州鎮,成為士族分張家族勢力與朝廷分立對峙的資源,形成東晉以後「分陜」政治的基本內涵。在士族政治漸趨衰弱、皇權復興的南朝,士族分張族人盤據中上游州鎮的情形遭到抑止,「分陜」的意涵逐漸化約為政治中心的分立與上下游之爭,反映中古政治文化與政治社會變動的密切關係。
目 次
緒 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回顧與討論 2
三、章節架構與討論重點 6
第一章 從漢至晉「分陜」一詞的衍化 9
前 言 9
一、關於「分陜」一詞 9
(一)「分陜」一詞的來源 9
(二)「分陜」的地理觀念 11
(三)「二伯」與「分部」 14
二、西漢末年的「分陜」之說 17
三、漢魏「分陜」之說的再現 23
(一)東漢末年地方權重與「都督」制度的萌芽 23
(二)州郡勢力的結合與行使:「盟主」與「承制」 26
(三)「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與經學的影響 29
四、西晉的政局與「分陜」之議 38
結 論 44
第二章 「分陜」與兩晉之間的政治分立 47
前 言 47
一、「東海王集團」的形成與發展──司馬越與「分陜」政治 47
二、晉懷帝、司馬越之爭和晉末州鎮──司馬睿出鎮江東的背景 56
(一)司馬越專權與懷帝之立 56
(二)司馬越與州鎮官長的安排 60
三、「分陜」江左到東晉建國──司馬睿與王導的「分陜之計」 65
(一)司馬睿出鎮江左的淵緣:司馬越經營江東 66
(二)司馬睿「分陜」江左與琅邪王氏的關係 71
(三)「分陜」江左的實現:由幕府到朝廷 78
結 論 81
第三章 東晉初年「分陜」政治的形成與發展 83
前 言 83
一、王敦與東晉「分陜」政治的形成 83
(一)琅邪王氏的「霸業」與王敦出居方鎮 84
(二)王敦崛起的條件:「資名」官場經歷與名望 86
(三)王敦「分陜」上游與東晉軍事 88
1. 軍事活動的性質 89
2. 軍事活動的地域特徵 92
3. 制度名位與實質權力 93
(四)下游揚州朝廷與上游荊州軍府的對抗與失敗 96
二、明帝集權與「分陜」政治的變化 99
(一)庾氏家族興起於江東的背景 99
(二)明帝重振皇權與朝廷集權的傾向 104
(三)庾亮集權朝廷與「任法裁物」 108
結 論 116
第四章 東晉中後期的「分陜」政治 119
前 言 119
一、陶侃、庾亮家族與「分陜」政治:咸和四年至永和元年(329~345) 120
二、桓氏家族與「分陜」政治:永和二年至咸安二年(346~372) 127
三、桓氏「分陜」政治的衰退與謝氏家族的興起:寧康元年至太元九年(373~384) 132
四、主相之爭與上游「分陜」政治的變化:太元十年至義熙元年(385~405) 138
結 論 142
第五章 東晉「分陜」政治的特徵 145
前 言 145
一、「分陜」政治與宗室 145
二、東晉立國形勢與「分陜」政治 148
三、都督權任與「分陝」上游的軍事性質 156
(一)上游諸州都督權力的表現 157
(二)上游「分陜」的軍事人力基礎 160
(三)上游「分陜」政治憑恃的軍事力
量 163
四、關於東晉時期「分陝」政治的推論 169
結 論 170
第六章 結 論 173
徵引書目 179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