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新發現‧新學問:弱水簡牘研讀會成果研討會」
日 期:2008年5月3日(Sat)
會 場: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六樓會議廳(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弱水簡牘研讀會
協辦單位:臺北市簡牘學會、中華簡牘學會
贊助單位:教育部顧問室補助、國立中興大學進修推廣部
會議簡介:
本次研討會預定於中興大學舉行,其研討會主要與會學者為本研讀會研讀人員,另將邀請國內相關秦漢史、法制史研究者如陳登武教授(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參與活動,預期將發表秦戰國漢簡牘研究十三篇論文,內容涵括經濟史、歷史地理、法制史、軍事史、政治史、制度史、社會史等由簡牘所引發之重要漢代研究課題,一方面展示專家學者在歷年研讀後的研究成果外,另一方面也藉此呈現近年來「新發現」、「新學問」的研究趨勢與學術脈絡。此外,也邀集相關領域的學者專家擔任評論人或主持人,並廣邀國內秦、漢史研究相關學者及碩博士研究生(甚至開放若干名額給有興趣之大學生),共襄盛舉,參與人數預估將達八十人。如上所述,預期本次研討會將可促進臺灣簡牘學與秦漢史研究學界資源整合與對話交流。另可推廣簡牘研究於莘莘學子之中,使其可能成為日後研究之人才。研討會進行期間,除有會議論文印製外,並將轉製作為光碟片,並將依經費狀況,出版研討會論文集,以利學術保存和資訊流通。
議 程:
2008年5月3日(週六)
時 間 | 議 程 | |||
08:30-09:00 | 報 到 | |||
09:00-09:05 | 開幕式 | 主持人:林院長富士、宋主任德喜、吳昌廉 | ||
09:05 | 10:20 | 第一場研討會 | |||
主持人:林富士院長 (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 | ||||
主講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傅榮珂 (南臺科大通識中心教授) | 秦簡奴隸考辨 | 吳福助 (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 ||
蔡宜靜 (明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 秦漢時期的人口控制──以亡律和奏讞書為例 | 劉增貴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
林益德 (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 秦漢簡牘中的稟衣問題 | 陳彥良 (東華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
10:20-10:35 | 茶 敘 | |||
10:35 | 12:15 | 第二場研討會 | |||
主持人:黃源盛教授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 ||||
發表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陳登武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 從張家山漢簡看漢代保辜制度 | 林文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
林文慶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關於秦漢簡牘文獻所見盜罪的幾點探索 | 黃源盛 (政治大學法律系教授) | ||
陳中龍 (朝陽科大助理教授) | 從張家山《二年律令》看漢初詔書的制定 | 陳文豪 (彰化師範大學歷史所所長) | ||
周穎德 (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 | 秦漢軍法初探─以獎懲為例 | 陳健文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
12:15-13:30 | 午餐(便當) | |||
13:30 | 15:10 | 第三場研討會 | |||
主持人:邢義田教授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
發表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羅仕杰 (嶺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 漢張掖郡居延縣與昭武縣之分界問題 | 邢義田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
蔡坤倫 (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 前漢關中「關」初探 | 羅獨修 (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 | ||
林 寧 (中興大學歷史研究所) | 試論秦漢時期之「夏至」禮──以元康五年詔書冊為例 | 王仁祥 (中興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 ||
吳昌廉 (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 | 漢居延縣「里」之地理問題 | 羅仕杰 (嶺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 ||
15:10-15:30 | 茶 敘 | |||
15:30 | 17:10 | 第四場研討會 | |||
主持人:宋德喜主任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系主任) | ||||
發表人 | 題目 | 評論人 | ||
季旭昇 (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 | 近年出土戰國簡牘的學術價值 | 許學仁 (花蓮師範學院中國語文教育系教授) | ||
吳福相 (臺灣師大國文系教授) | 郭店《老子》之「智」與「學」 | 胡楚生 (中興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 ||
洪淑湄 (虎尾科大助理教授) | 張家山漢律所見漢初復除制度 | 廖伯源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
沈明得 (輔仁大學助理教授) | 關於前漢長女與長公主問題 | 張文杰 (逢甲大學講師) | ||
17:10-17:15 | 閉 幕 典 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