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会議名稱:「『承傳與創新:新世代的歷史學』學術會議」
日 期:2007年12月1日~3日
主辦單位: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Department of Histor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廣州中山大學歷史系 (Sun Yat-sen University, Guangzhou)、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歷史研究》編輯部 (Historical Research,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Press,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会議簡介:
本次會議為海峽兩岸四地新一代的歷史學者提供一次難能可貴的機會,讓他們能聚首一堂,交流研究經驗、心得及成果。會議共分三天於廣州中山大學及香港中文大學進行,共四十多位新一代歷史學者及數位資深學者於會上發表論文。
(一)文獻學
(二)方法論
(三)社會史文化史
(四)經濟史法律史
(五)政治史外交史
議 程:
2007年12月1日
14:30-15:00: 開幕儀式(顧問團全體成員主持)
15:00-16:15: 第一場:文獻學(一)
15:00-15:15: 主題發言
15:15-15:30: 卜憲群,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近三十年來簡帛發現與戰國秦漢史研究--兼談中國史研究中的話語權問題〉
15:30-15:45: 橋本秀美,北京大學歷史系,〈基於文獻學的經學史研究〉
15:45-16:00: 黃興濤,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室,〈經學的怪胎︰清末民初「傳教士經學」初探--兼談近代中國學術史研究的路徑問題〉
16:00-16:15: 趙立行,復旦大學歷史系,〈西歐中世紀認知過去的方式--以史學編纂為視角〉
16:45-18:00: 第二場:文獻學(二)
16:45-17:00: 主題發言
17:00-17:15: 陳文海,華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遊走在虛實之間的天主教「特蘭特體系」--《特蘭特宗教會議教規教令集》譯研雜記〉
17:15-17:30: 余欣,復旦大學歷史系,〈從知識傳統看東亞博物學︰以日人寫本《寶要抄》為例〉
17:30-17:45﹕ 孫宏雲,中山大學歷史系,〈小野塚喜平次的《政治學大綱》及其中文譯本〉
17:45-18:00: 晏紹祥,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近十年來中國古希臘史研究〉
18:00-19:00: 討論
2007年12月2日
09:00-10:30: 第三場:方法論(一)
09:00-09:15: 主題發言
09:15-09:30: 許宏,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方法論視角下的夏商分界研究〉
09:30-09:45: 侯旭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邁向日常生活的「政治史」--一項學術史的初步反思〉
09:45-10:00: 王劍,吉林大學歷史系,〈初始條件差異與明清「資本主義萌芽」命題的研究史〉
10:00-10:15: 陳以愛,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王國維︰「新史學」的儀型〉
10:15-10:30: 曹家啟,中山大學歷史系,〈張蔭麟先生治史之啟示--略談新一代史家應具之知識結構與才情〉
11:00-12:15: 第四場:方法論(二)
11:00-11:15: 主題發言
11:15-11:30: 魏楚雄,澳門大學社會人文學院,〈挑戰傳統史學觀及方法︰中國城市史研究與史學理論在美國的發展〉
11:30-11:45: 彭剛,清華大學歷史系,〈從「敘事實體」到「歷史經驗」--由安克密特看當代西方史學理論的新趨向〉
11:45-12:00: 黃春高,北京大學歷史系,〈美國經驗的中國思考--20世紀美國中世紀史研究評述及其對中國中世紀史研究的啟迪〉
12:00-12:15: 李紅岩,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如何創建新世代的中國史學理論體系〉
12:15-13:30: 討論
14:30-15:45: 第五場:社會史文化史(一)
14:30-14:45: 主題發言
14:45-15:00: 郭靜雲,中山大學歷史系,〈「神母祐子」--夏商「神子」信仰及聖王觀念〉
15:00-15:15: 楊振紅,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漢唐時期的「吏民」與社會分層構造〉
15:15-15:30: 路育松,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唐宋變革︰基於忠節觀念的考察〉
15:30-15:45: 于賡哲,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古醫患關係〉
16:15-17:30: 第六場:社會史文化史(二)
16:15-16:30: 主題發言
16:30-16:45: 邱仲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黑夜與妖眚﹕明代社會的物怪恐慌〉
16:45-17:00: 王東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漢明帝西行求法故事與明末天主教對佛教的利用--兼論歷史研究中的結構與事件〉
17:00-17:15: 劉永華,廈門大學歷史系,〈中國禮儀史研究資料的搜集、解讀與學術意義︰以禮生關係文書為例〉
17:15-17:30: 程美寶,中山大學歷史系,〈從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粵劇的演變談起〉
17:30-18:30: 討論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