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小尾孝夫,「劉宋前期における政治構造皇帝家姻族.婚姻関係」


『歴史』,第100輯(2003/04),頁1-26


 


本文承作者小尾孝夫先生(日本東北大学文学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惠贈,謹致謝忱。本文揭載刊物『歴史』(日本東北史学会)在臺灣各大圖書館均未收藏,惠蒙作者特意自日本寄贈,以下略述要旨作為介紹,以供有興趣的朋友參考。


 


本文在越智重明指出的劉宋政治結構──皇帝.皇族.貴族.下層貴族.寒人──的基礎上,嘗試探究聯姻與此一政治結構的關係。作者大體梳理出劉宋前期的幾個政策階段。


 


最初為宋武帝建構宗室(皇族)為中心的政治體制之同時,因宗室幼弱,不得不借重外戚(姻族)如下邳趙氏、蘭陵蕭氏、東莞臧氏和東海徐氏的人物,使他們分掌地方州鎮。另一方面,在朝廷中也任用企圖強化關係的外戚如謝氏和徐氏。至宋文帝前期,仍延續武帝的政策,繼續建立以皇族為中心的體制,隨著皇弟劉義康及其集團轉化為文帝的敵對面,文帝將新體制的核心由皇弟改為皇子,再度重視原有的外戚和企圖締結婚姻關係的姻族(如殷景仁等)。劉義康事件後,文帝將軍事方面的政務委託給外戚,同時並積極任用皇后一方的妻族。元嘉廿七年北伐失敗後,再度顯現重視外戚的政策,朝廷政務實質交任文帝信賴的外戚。


 


綜言之,文帝因與皇弟關係轉化為敵對後,或重用有能力的外戚,或者與受到信任者通婚,基本上與武帝時期藉通婚而補充宗室的不足、安定政權基礎的方針,兩者可以說是相同的。學界既有的南朝政治成說,以為皇權藉寒門、寒人階層而得到強化,作者企圖在此說之外,尋求另一種歷史圖像。可以說,劉宋皇帝由婚姻關係尋求穩定政權,藉此吸納受到信任的士族。這一點,確實提示了今後研究南朝皇權政治的方向之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