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主題:「文化視域的融合──第九屆唐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 期:2009年9月25日(Fri) 、9月26日(Sat)、9月27日(Sun)
會 場:臺灣大學(NTU, Taipei)、中興大學(National Chunghsin University, Taichung)
主辦者:唐代學會,臺灣大學文學院、中文系、歷史系,中興大學文學院、中文系
議 程:
2009年9月25日(週五)
(【開幕式】A場地: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08:30-09:00
報 到
09:00-09:05
開幕式
主持人:鄭毓瑜、甘懷真、蕭麗華
09:05-09:10
貴賓致詞
臺灣大學文學院 葉國良院長
09:10-10:30
專題演講
羅聯添(臺灣大學退休教授、唐代學會監事),唐詩校釋與地理
王壽南 (政治大學退休教授、唐代學會監事),談歷史冤案──以王叔文案為例
10:30-10:50
茶 敘
(【文學組】A場地: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10:50-12:00
第一場研討會
主持人:葉國良(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陳尚君(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唐女詩人甄辨
葉國良(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丁香(美國康乃爾大學助理教授),Wang Bo and the “New Decorum” of Early Tang Poetry
Ronald Egan(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教授)
12:00-13:30
午 餐(唐代學會會員大會)
13:30-15:10
第二場研討會
主持人:呂正惠(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葛景春(河南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李白與唐代的《文選》學
蕭麗華(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張萬民(香港城市大學助理教授),杜甫戲謔詩中抒情主體的建構
呂正惠(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陳引馳(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柳宗元之佛教宗派意識及形成背景
林伯謙(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15:10-15:20
茶 敘
15:20-17:00
第三場研討會
主持人:陳文華(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歐麗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論王維詩歌中理性觀照的人格特質與表現模式
陳文華(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
松原朗(日本專修大學文學部教授),姚合的文學和他的仕履
李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丸井憲(日本早稻田大學文學部兼任講師),論賈島的五言拗律
李建崑(東海大學中文系教授)
18:00-
晚 宴
(【歷史、敦煌組】B場地: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
10:50-12:00
第一場研討會
主持人:張榮芳(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詹宗祐(建國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唐代時期關中地區平民生活研究──以戰爭頻率為核心思考
張榮芳(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徐 沖(復旦大學歷史學系講師),關於《舊唐書》中的「隋末群雄傳」
張榮芳(東海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12:00-13:30
午 餐(唐代學會會員大會)
13:30-15:10
第二場研討會
主持人:謝海平(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朱鳳玉(嘉義大學中文系教授),敦煌變文之講唱、抄寫與聽者、讀者問題之探討
謝海平(逢甲大學中文系教授)
伏俊璉(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教授),敦煌本《張淮深變文》獻疑及其作者考
羅宗濤(玄奘大學中文系教授)
楊明璋 (明志科技大學助理教授),論敦煌文獻中的二篇漢皇故事之源文本諸問題
王三慶(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15:10-15:20
茶 敘
15:20-17:00
第三場研討會
主持人:鄭阿財(南華大學文學系教授)
姚崇新(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唐代西州的醫學教育與醫療實踐──以吐魯番出土文獻為中心
任育才(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
敏春芳(蘭州大學文學院教授),《漢語大詞典》未收的同素異序詞──以敦煌願文為例
洪藝芳(澎湖科技大學副教授)
蔡忠霖(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學科副教授),論字書的標準字形及其「竝正」現象──以唐代字樣書為例
鄭阿財(南華大學文學系教授)
18:00-
晚 宴
2009年9月26日(週六)
(【文學組】A場地: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08:30-08:50
報 到
8:50-10:30
第四場研討會
主持人:何寄澎(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愛甲弘志(日本京都女子大學文學部教授),從文人師承現象看中晚唐時期文學觀的變化
何寄澎(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王基倫(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教授),初盛唐禮樂教化觀與韓柳古文運動之發展
方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曹淑娟(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江南境物與壺中天地──白居易履道園的收藏美學
鄭文惠(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10:30-10:40
茶 敘
10:40-12:20
第五場研討會
主持人:楊承祖(東海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唐代學會監事)
陳廣宏(復旦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兼副所長),元明之際唐詩系譜的建構與館閣宗尚──以高棅《唐詩品彙》、《唐詩正聲》為中心的考察
蔡瑜(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查屏球(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周弼《三體唐詩》的流傳與宋元出版中心的關係──以探尋周弼《唐賢三體詩家法》原貌為中心
柯慶明(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金卿東(韓國成均館大學校中語中文學科副教授),「有懷無與語,聊和古人詩」──朝鮮文人與唐人文學交流之特殊方式
楊承祖(東海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唐代學會監事)
12:20-13:30
午 餐
13:30-15:10
第六場研討會
主持人:王國良(臺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康韻梅(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唐代小說中聚會宴飲賦詩的政治寄寓與歷史情懷
王國良(臺北大學人文學院院長)
寧欣(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文本的闡釋與城市的舞台──唐宋筆記小說中的城市商業與商人
康韻梅(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李文鈺(臺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流逝與尋回──試論韋莊〈菩薩蠻〉五首中的春意象
方瑜(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15:10-18:10
驅車赴臺中中興大學
18:30-
中興大學歡迎晚宴
(【歷史、敦煌組】B場地:臺灣大學文20教室)
08:30-08:50
報 到
8:50-10:30
第四場研討會
主持人:高明士(臺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林冠群(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系教授),隋文帝「莫緣可汗」汗號考釋
邱添生(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黃玫茵(元智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法制史上的販賣人口罪──以唐代相關律法為中心
黃清連(玄奘大學歷史系教授)
杜文玉(陜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論五代十國時期對外貿易的發展及特點
黃清連(玄奘大學歷史系教授)
10:30-10:40
茶 敘
10:40-12:20
第五場研討會
主持人: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張文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博士後研究學者),中古私禮之發展──以家禮為例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江川式部(日本明治大學兼任講師),貞元年間的太廟奏議和唐代後期的禮制改革
甘懷真(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淑媛(醒吾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唐代的典賣妻女現象──以律令為中心
翁育瑄(東海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12:20-13:30
午 餐
13:30-15:10
第六場研討會
主持人:陳弱水(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朱振宏(中正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論貞觀十三年(639)「九成宮事件」及其影響
陳俊強(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鄭雅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助理),國恩家慶:唐代封贈官員先世的制度化及其意義
陳弱水(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李隆獻(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唐代以前鬼靈復仇的省察與詮釋
陳登武(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
15:10-18:10
驅車赴臺中中興大學
18:30-
中興大學歡迎晚宴
2009年9月27日(週日)
(會場:中興大學綜合大樓13樓國際會議廳)
08:00-08:30
報 到
08:30-08:40
興大歡迎式
主持人:林富士、江乾益
08:40-10:20
第七場研討會
主持人:林富士(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
趙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魯仲連、趙蕤與李白──兼論古代文化史、文學史研究的若干問題
蕭麗華(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葉國良(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中晚唐古文家對「小人物」的表彰及其影響
趙昌平(上海古籍出版社總編輯)
周玟觀(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王教視域下的教法、儒禮與佛法之辯:以唐高宗龍朔論議為討論中心
葉國良(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10:20-10:30
茶 敘
10:30-12:10
第八場研討會
主持人:廖美玉(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林仁昱(中興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俗情的關照與捨離──與「出家」有關的敦煌歌辭探究
姚崇新(廣州中山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林淑貞(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延異、顛覆與互文──唐代小說對六朝志怪「人仙婚戀」書寫範式之吸納與新創
廖美玉(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蔡妙真(中興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李娃補天──唐傳奇〈李娃傳〉的神話學解讀
康韻梅(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12:10-12:20
閉幕式
主持人:江乾益、蕭麗華、康韻梅
12:20-
午 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