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一農著,《空間與形態──三至七世紀中國歷史城市地理研究》(歐亞歷史文化文庫)
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2年1月。平裝,16開,392頁,ISBN:978-731-103-8380。
目 次
1 緒論
1.1 研究綜述
1.2 選題意義
1.3 研究方法
1.4 篇目結構
2 3—7世紀地方城市空間分佈格局的演變
2.1 史料的局限
2.2 本研究的數據來源及所使用的方法
2.3 城市空間分佈演變的時空特點
2.4 新設、遷建城市的選址特點
2.5 區域城市空間分佈變化的個案介紹
2.6 總結
3 3—7世紀地方城市形態的演變
3.1 地方城市的城牆
3.2 子城與各種「城中之城」
3.3 地方城市中的街道格局——對棋盤格街道布局的討論
4 里坊制的產生及其演變
4.1 問題的提出
4.2 坊產生的原因以及里坊制度的演變
4.3 「坊正」產生的時間以及與里正之間職能上的差異
4.4 里、坊替代使用的問題
4.5 唐代地方城市中的里坊
4.6 總結
5 3—7世紀地方城市個案簡析
5.1 北方邊地的軍事城鎮
5.2 西域地區的唐代城址
5.3 東北地區的高句麗山城
5.4 內地的行政治所城市
6 3—7世紀都城城市形態的演變
6.1 秦漢時期都城的城市形態
6.2 重要都城城市形態的複原
6.3 對以往研究方法的評述
6.4 總結
7 結論
附表1 魏晉南北朝隋墓誌所里坊名稱
附表2 唐代前中期墓誌所見里坊名稱
參考文獻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