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中國中古的素食觀〉


涂宗呈,碩士論文,157頁,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4。


陳弱水、甘懷真教授指導


中國中古時期素食的流行,實為歷史上特別的現象,雖然中國的飲食一直以「少肉多菜」為常態,然而在中古時期,至少是北方的中國,比起先前的兩漢和之後的宋明清等時期,屬於肉類比例偏高的時代。 在這個肉類食物偏高的時代,卻產生了素食觀念,因而造成了素食的廣泛流行,並且影響了後世。直到今天,對於素食的觀念多半仍不脫中古所產生的論述。一種觀念能跨越時空,持續千年為人所接受,不得不令人注意。中國中古的素食觀包涵了三教的因素:儒家的服喪、祭祀與齋戒、佛教不殺生、素食的戒律和教義、道教的神仙術、養生和戒律。這些因素互相混雜,難分彼此,卻都成為中古素食觀重要的組成部分。

儒家的禮典如《儀禮》和《禮記》中,都有明文規定服父母的斬衰之喪時,三年中都不得飲酒食肉。因為服喪素食與孝關係密切,任意違反者就會被扣上「大不孝」的罪名。中古時期對孝行特別重視,各式各樣的孝子層出不窮,其中有不少孝子的孝行就是在服父母之喪時,超過禮典的規定,不斷延長素食的時間,從三年到十數年,再到數十年,甚至終生素食者也所在多有。人們似乎認為素食時間的長短與孝心、孝行產生了正比關係,時間越長就越孝順,如果終生素食當然是孝到最高點,肯定是不折不扣的孝子。

儒家思想中和佛教不殺生、素食最接近的就是「仁」的觀念,這種觀念在先秦的儒家經典中即已出現。《禮記》提到除了祭祀外,不隨便殺牛羊豬犬等動物。孟子也言:「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這些都屬於「仁」的範疇,即所謂「不忍之心」、「惻隱之心」。儒家雖然自很早就有這種觀念,卻一直沒有十分強調,等到佛教的不殺生、素食的觀念開始流行後,儒家才開始強調本身也有「仁」這種類似於佛教「慈悲」的觀念,但是儒家不主張如佛教般完全戒殺素食,只要求平時不隨便殺生即可算是「仁」,必要的時候如祭祀還是要不得不殺生,畢竟血食祭祀更為重要。

雖然儒家強調祭祀時用血食牲牢的重要性,實際上在中古時期,由於佛教素食觀的影響,強調戒殺、斷肉素食,造成當時祭祀產生了變化,出現了祭祀「素食化」的現象。為了不違反佛教殺生的戒律,許多信佛的皇帝或士人開始改變自古以來的祭祀傳統,將血食改為素食,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梁武帝因信佛改變宗廟的血食祭祀,用蔬果代替牲牢。除了梁武之外,北齊的高洋也因信佛而做過同樣的事。雖然此後似乎沒有皇帝敢改宗廟血食祭祀,但素食祭祀在中古卻極為流行,很多皇帝和士人的遺言都要求子孫祭拜時不得用牲牢血食,必須使用素食。唐代的素食祭祀更為風行,不少人改用素食為親友祭祀,而且不全是因為信佛的緣故,可見當時素食祭祀的普遍。

儒家另一需要素食的場合就是齋戒。齋戒與祭祀有關,為了表示自身的虔敬,在祭祀前必須齋戒沐浴,並且「變食」,亦即改變平日的飲食。但關於如何「變食」並無明確的記載,頂多只是用《莊子》所言的「不茹葷」作為齋戒時「變食」的規定。然而不茹「葷」的「葷」究竟指什麼,歷代有不同的解釋和看法。宋代以後的「葷」多半都是指肉類,然在中古以前恐怕卻認定「葷」只是「五辛」之類的辛臭菜之屬,並非指肉類。視不茹葷為斷肉素食大概是中古以後才出現的看法,這應該也是受到佛教的影響。最晚在唐代,祭祀齋戒的不茹「葷」已必須完全斷肉素食,不再只是禁食「辛菜」而已。

對中古素食的流行發揮巨大影響的正是佛教的素食觀。印度的原始佛教並沒有要求僧人全面素食,釋迦牟尼允許僧人食用三種淨肉,只要「不見、不聞、不疑」的肉類都可以食用。因此,佛教的戒律中並沒有要求僧人完全素食的規定。這種情形在佛教傳入中國之始依然如此,從很多記載中都可以看到僧人肉食的情形。等到《涅槃經》被翻譯出來,經文中已明確提到不得食肉,當時還有《楞伽經》、《梵網經》也同樣提到不得食肉。到了梁武帝時,根據《涅槃經》、《楞伽經》中禁絕食肉的教義,用皇帝的力量舉辦法會,甚至寫了有名的〈斷酒肉文〉,要求僧人全面斷肉素食,不再允許食用三淨肉。從此中國的佛教僧人都必須遵守斷肉素食的規定。

梁武帝以佛教的觀念建構出一套完整的素食論述,成為此後佛教素食觀的主要論述。為何不得食肉?理由有三:一、吃肉等同於殺生,即便不是自己動手殺,但肉食者難脫殺生的嫌疑,因此「等於」犯了殺生的大罪,生前會受到各種惡報,死後則會下地獄受無窮無盡的苦刑。二、慈悲是佛教的根本,真正的慈悲不只對於人類而是將慈愛及於一切眾生。眾生和人類同樣畏死愛生,人們為了逞口腹之欲而食用其他動物,讓這些動物受到極大的痛苦,和殺生相同,都是嚴重違反佛教的慈悲心。三、由於佛教相信六道輪迴,因此吃肉就有可能吃到自己的親友眷屬,結果使得原本的至親變成至怨。為了避免發生這樣的情形,當然必須斷肉素食。雖然佛教的僧人理論上都應該要遵守素食的規定,實際上卻有出現了許多「酒肉和尚」。這些酒肉和尚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視出家為一種職業,本無真正求佛法之心,因此常常不能遵守佛門的素食戒律。另一種是具有神異能力的高僧,這種僧人在中古的記載中尤多,他們吃肉只是為了表示自身與眾不同,其不惜違反戒律飲酒食肉,正是一種為了達成讓俗眾不再飲酒食肉的手段,按佛教的說法,這些高僧只是例外,絕非一般僧人所應效法。

提到素食往往容易忽視道教的影響,其實道教對於素食的流行也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尤其為了追求養生、健康。早在先秦兩漢的神仙方術之士就已提出,想要長生不死或成仙,飲食上必須「辟穀」,也就是不食五穀,這套方法後來也為神仙道教所吸受。道教之所以要「辟穀」,就是認為五穀對人體有害,既然連五穀都有害,更何況酒肉葷辛之物,因此按道教的理論,不管是想要成仙,還是要長生不死,酒肉葷辛之物也是需要禁食。這樣的觀念還影響了養生理論中的飲食觀。中國的養生理論深受道家、道教、傳統中醫的影響,特別重視飲食的效用和禁忌,在飲食上強調「淡薄」、「清淡」的原則,素食正符合此項原則。對於肉類雖然沒有完全禁絕,但在養生家的眼�堙A為求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還是少吃為宜。

另外,道教本身的戒律中,同樣有禁止肉食的規定,除了部分可能是受到佛教戒律的影響外,也有自身的淵源。在南北朝以前,道教似乎還未出現嚴格斷肉的戒律,或者是有此規定,卻並沒被一般道士所遵守,因此出現了許多道士帶頭飲酒食肉的亂象。到了南北朝時,陸修靜和寇謙之開始清整道教,就特別強調道士必須遵守不得食肉的戒律。唐朝以後,道士必須素食更成為基本的戒律,不得違反,甚至在唐代的國家法令中,也規定道士和僧人一樣不得食肉,違反者將會受到處罰。

自中古時期開始,素食不再只是一種單純的飲食行為,還產生了各式各樣的象徵意義,而且幾乎都是正面的意義。隨著素食正面象徵意義的出現,肉食則每況愈下,負面象徵意涵不斷加強,造成肉食者難以擺脫的「原罪」。將肉食與素食作比較就會發現,兩者之間的象徵意義剛好兩兩相對:肉食者是鄙俗、貪婪,素食者則是清高、廉潔;肉食者有不善良不仁慈的嫌疑,素食者則是善良仁慈的同義詞;肉食腥羶不潔,素食則是潔淨;肉食者等同於兇暴的野獸,素食者則是溫馴柔順的人。這種對比可說是深入人心,造成人們對於素食者與肉食者的刻板印象。隨著素食者越來越有神聖的光環,眾善皆歸焉,肉食者則越來越被妖魔化,眾惡皆歸焉。

素食所代表的象徵意涵在史書或人物的傳記�堻怓骨�顯,史書的傳記中常常會特別提到素食這件事,藉著素食所具有的象徵意涵替傳主增光。於是在孝子傳中的素食,代表的正是孝心和孝行;廉吏傳中的素食,代表的正是廉潔和節儉;隱逸傳中的素食,正是象徵出世清高,列女傳的素食則是象徵貞潔和儉約;高僧傳的素食則是象徵與眾不同的高德與高行。有趣的是,素食不只為這些傳記的傳主增添象徵意義,反過來說,由於這些傳主的某種品德如孝、廉潔、清高、貞潔、高德,也為素食添加了這樣的象徵意涵,兩者互相影響。

素食的神聖化還可以直接從詞語的變化來觀察。具有同樣意義的四個詞語:菜食、蔬食、素食和齋食,除了齋食外,幾乎都是從先秦以前就開始使用的詞語。然而,在早期的文獻中,多半使用「菜食」和「蔬食」兩個詞語,「素食」和「齋食」大概在中古以後才逐漸流行。這兩組的主要區別,前者屬於沒有道德評判意涵的中性詞語,純粹只是指可食用的植物性食物。後者則不然,因為「素」和「齋」兩字除了指食用植物外,尚有許多其他的意義,「素」有「白色」、「無色」、「質樸」、「清」、「肅敬」等意義;「齋」則有「戒潔」、「莊敬」、「誠意」等與「齋戒」有關的意義。也就是說,「素食」和「齋食」不只是中性的詞語,背後還有正面道德意涵,增加了素食具有象徵意義。或許這正是素食廣泛流行後,「素食」和「齋食」兩個詞語更為人所樂於使用的原因。

素食能在中古時期流行,有賴於推廣素食不遺餘力的佛教僧人。這些僧人利用肉食等同於殺生,殺生則必須下地獄受苦刑的方式,勸導人們斷肉素食。於是地獄形象的建立和流行,就成為推廣素食重要的一環。當時有許多所謂「佛教勸善詩」如王梵志的詩在社會上流行,這些詩用簡單明瞭的語言傳播佛教觀念,其中有不少內容提倡斷肉素食。此外,當時有不少僧人將矛頭對準各地山川神明、民間社神、甚至還包括少數民族的鬼神,用各種方式勸導民眾改血食為素食祭祀。經過這些僧人的努力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血食祭祀的傳統,使得不少人改採新的、佛教式的素食祭祀方式。

信佛帝王以王法為佛法助力,用政治力量積極推動素食,也對素食的流行發揮了不小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首推唐代「年三月十」斷屠釣的規定。受佛教的影響,為了避免罪孽、追求福報,唐代規定一年中的三長齋月和十齋日都不得屠殺漁獵,一年大概有三分之一的日子不得屠殺漁獵,其目的大概就是要迫使人民素食或盡量素食,因為執行上的困難,才改以斷屠釣的方式來變相要求人們斷肉素食。年三月十外,後來還增加了道教的「三元日」、皇帝的生日、國忌日、久旱求雨等都必須斷屠。這樣一來,需要素食的日子越來越多,因此素食逐漸變成人們習以為常的飲食習慣。

還有虔信佛教的知識分子將佛教的教義與儒家思想結合,用儒家的仁恕思想為佛教素食觀張目,使得佛教的素食觀包上一層儒家的外衣。不但如此,這些知識份子還寫了不少類似現在善書的所謂「釋氏輔教之書」,用來宣傳佛教的因果報應、地獄輪迴等觀念,其中不少就是用來勸導人們斷肉素食。主要宣傳的方式不外乎採用佛教的素食論述,與因果報應、地獄苦刑、六道輪迴、積德福報相聯結,利用一則又一則彷彿親身經歷或聽聞的故事傳達佛教的素食觀,讓一般人能夠明瞭為什麼不能吃肉。經由這些故事的流傳,使得素食的觀念更加深入社會之中,為人們所熟悉和接受。

綜上所述,中國中古所形成的素食觀,並非只是單純的佛教素食觀,其中還融合了儒家和道教的素食觀念。除了三教的這些思想淵源外,在素食觀的傳播過程中,從中古開始素食就脫離了單純的飲食行為,逐漸被人們賦予各式各樣的象徵意義,素食不僅是飲食行為,更具有道德的意涵在內。借用社會學家的說法,這正是一種飲食上的「象徵消費」(symbolic consumption),所謂「象徵消費」意謂消費時不只單純地消費了物質上的東西,也消費了這種東西的象徵意義,亦即象徵在消費的過程中佔有重要的角色。以現代社會為例,人們會藉由消費商品形塑自己想要的樣子。這些商品有助於創造和維持他們對自己的看法、形象和認同感,舉凡衣服、食物、汽車等都可派上用場。 人們素食並非僅僅是食用一種非肉類的食物,而是在素食之時順便「食用了」與素食相連繫的象徵意涵,諸如:孝、慈悲、潔淨、善良、清高、廉潔、貞節等。當然,這並非意指素食者都是基於獲取這些形象的目的而素食,只是說明素食除飲食本身之外,還具有了某些道德上的象徵意涵。

從中古開始,除了因為特定的宗教信仰如信佛、信道而素食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也必須素食,諸如服喪、祭祀、齋戒、養生、斷屠日等。此外,用素食行為來祈願還願的作法也是自中古開始,如梁朝的宗懍之父犯罪,「懍願父釋罪,當終身菜食」。其父被判無罪後,「故懍菜食,鄉里稱之。」 用素食的行動來祈願、還願,向上天或佛菩薩表示自身誠心誠意。這種作法在宋代以後更為普遍,直到今天,人們依然會因生病、災難或種種原因,用素食的方式來祈願還願。總而言之,素食不但具有各式各樣的象徵意涵,也具有種種不同的目的和功用。素食和日常生活因而產生了密切的聯結,成為人們日常飲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