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課上有位同學相當有心,課前大概預先閱讀了不少相關的文章和資料,興緻勃勃地和我討論了幾個問題。其中一個是「名教」。最近臺灣流行「正名」,其實古代的「正名」與名教攸關,但絕不似今日這般任意而又限於政治性的操弄。簡言之,名教實為規範身份與關係的原理,即個人在不同場合、關係、脈絡下身份的名與實,以及相應的行為。「名教」是涉及中古士族文化的重大課題,其自身即為中古時代的文化特徵,又與許多中古文化現象相關連。這裡檢出幾條典型解釋,以供大家在閱讀時,能夠明瞭其廣義與特定脈絡下的用法,幫助思考問題。《漢語大詞典》舉出廣義和中古時期的意涵:


1.名聲與教化。《管子‧山至數》:“昔者周人有天下,諸侯賓服,名教通於天下。”


2.指以正名定分為主的封建禮教。晉袁宏《後漢紀‧獻帝紀》:“夫君臣父子,名教之本也。”三國魏嵇康《釋私論》:“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


陳寅恪先生曾在一篇論文中由政治解釋的角度述其對魏晉名教的認識:


故名教者,依魏晉人解釋,以名為教,即以官長君臣之義為教,亦即入世求仕者所直奉行者也。(見〈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金明館叢稿初編》)


余英時先生則補充:


魏晉所謂「名教」乃泛指整個人倫秩序而言,其中君臣與父子兩倫更被看作全部秩序的基礎。(見〈名教危機與魏晉士風的演變〉,《中國知識階層史論》)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