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井康隆,「金具製作動向について──中国六朝期の金工品生産を考える──


『古代』,第111号(2002/12),頁127-149



  本篇論文,蒙藤井康隆先生(現任名古屋市政府教育委員会文化財保護室学芸員)惠賜,特致致謝。


  所謂以晉朝為中心的晉式帶金具(帶扣等裝身具)課題,如藤井氏在文中整理歸納,在考古學、歷史學等不同領域中,已有許多前輩學者的先行研究,並且成為跨越空間上的兩晉南北朝與古代朝鮮、古代日本的研究焦點,聚集了相當多研究者的關注。


在近年許多中日研究之中,藤井氏指出,町田章先生認為帶具有的身份標誌作用,因而強調應將晉式帶金具置於官品制度的脈絡下來認識,並指出了帶金具與將軍號除正的關聯。藤井氏由金工製品的角度,著眼於帶金具的加工技術面,進行樣式(型式)的檢討並提出了饒富啟發的看法。


  大體而言,藤井氏的研究意見指出,在傳世和出土的晉式帶金具的實例中,可以看出三個階段和三種樣式的發展過程,而三種樣式各自有其不同的製作者,論文中稱為「工人系統」。藤井氏總結指出,可以發現,三種樣式反映的是工人系統(製作者)的不同,背後可能存在的是為服務於不同身份的工坊並立,即官營工坊(官營工房)和民間工坊(私營工房)。而在今遼寧地區可見的三燕文物中,出現了許多不遜於中原和南方的帶金具模仿品,又進一步反映了三燕政權重用漢人官僚和知識人,以及積極吸收中國王朝與漢人文化的明顯傾向。而半島上的高句麗,其帶金具模仿品的源流,又可由先行的三燕帶金具中找到啟發。而我們也可由這樣的一個過程,觀察到一個由大陸(六朝)經半島(前三國)到列島(古代日本)的文化傳播歷程,擴大並深化了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交流的考察視野。


  藤井先生預備考察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晉式帶金具性質,且讓我們拭目以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