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欣儀著,《捨穢歸真:中古漢地佛教法滅觀與婦女信仰》


臺北:稻鄉出版社,20089月。平裝,32開,頁。ISBN9866913368


 


內容簡介


什麼樣的宗教在創立之初就預言自己未來會消失?為何這個宗教認為政治力量、組織腐敗和婦女信徒將造成它本身和這個世界的滅亡?當這個宗教在歷史上面臨即將毀滅的危機感時,政治力量、組織內部和婦女信徒又作何回應?它們之間將如何彼此牽動?本書以佛教為例,對許多宗教都具有的終末思想,提供政治、信仰、性別和身體觀之間融攝互動的多重圖像。


 


目 次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從大愛道出家事說起
第二節 佛教的末後預言──法滅觀
一、佛教法滅觀
二、法滅與君主、教團、女性
三、法滅在漢地
第三節 研究回顧與定位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法滅與君主
從《仁王經》說起
第一節 聖王或惡王
一、大乘以前的佛教和君主
二、《阿育王傳》中兩極化的君主形象與內在矛盾
三、大乘興起的處境
四、大乘對君主的仰賴和妥協
五、大乘對君主護毀的疑懼
六、聖王暨彌勒出世信仰
第二節 法末寄囑人王
一、南朝:像正侵末,王法治問
二、北朝:末法、聖王、彌勒
三、隋文帝:佛法當滅,聖王出世
四、初唐:陛下君臨,斯當付囑
第三節 金輪聖神皇帝
一、作為統治者的武曌
二、《大雲》之偈先彰,《寶雨》之文後及
三、《大雲經疏》
四、《佛說寶雨經》
五、兩經中的彌勒與女身觀
六、武曌之護法
第三章 法滅與教團
靜藹捨身
第一節 法滅觀和三時說的形成
一、佛入涅槃
二、教團的怠惰腐化與傳承斷裂
三、法滅時間與階段:「正、像、末」的出現和演變
四、小結
第二節 法滅觀的傳譯和接收
一、鳩摩羅什教團譯介之《妙法蓮華經》與中觀四論
二、北涼、北魏僧侶譯作中的法滅觀
三、南朝僧侶的融會
四、隋代僧侶的統整
五、小結
第三節 中古漢地僧侶回應之一
一、末法惡世的場景想像
二、對王力的抗拒和回應
三、對僧團猥濫的回應:修學持戒的強化
四、對根起行
五、約時被機,勸歸淨土
六、小結
第四節 中古漢地僧侶回應之二
一、北魏曇曜(?-460-465-?)
二、僧祐(445-519)與梁代僧侶
三、唐代道宣(596-667
四、小結
第四章 法滅與佛典女身觀
大愛道出家事的版本差異
第一節 大愛道的故事
一、《中阿含.瞿曇彌經》
二、《五分律.比丘尼法》
三、《四分律.比丘尼揵度》
四、《毘尼母經》、《十誦律》
五、《摩訶僧祇律》
六、《大愛道比丘尼經》
七、小結
第二節 佛典女身觀之一
一、女身穢惡,有五事不得
二、轉女為男
三、無男無女
第三節 佛典女身觀之二
一、菩薩方便示現女身
二、女身成佛
三、佛典女身觀的融攝傾向與詮釋可能性
第五章 中古漢地的法滅、女身觀與婦女信仰
第一節 南朝:王僧護法與婦女信仰
一、劉宋護法下的比丘尼重受戒事
二、《法華經》與宋齊尼眾的苦行燒身
三、梁代僧侶法滅觀與婦女信仰
第二節 北朝:末法與彌勒信仰下的女身觀和婦女信仰
一、北方佛教的邊地意識與比丘尼受戒合法性
二、僧侶著疏對女身觀的引用和理解
三、民間之女身觀及婦女信仰
第三節 隋唐:女身觀及婦女信仰
一、僧侶著疏對女身觀的引用和理解
二、民間之女身觀及婦女信仰
第六章 結論
附錄:《比丘尼傳》主題分類表
引用書目

表目錄
表一 《中阿含.瞿曇彌經》「八尊師法」
表二 《中阿含.瞿曇彌經》與《五分律》「八不可越法」比較
表三 《五分律》、《中阿含》與《四分律》「八不可過法」之比較
表四 《四分律》、《五分律》、《中阿含》與《十誦律》「八敬法」之比較
表五 上座部諸經律與《僧衹律》「八敬法」之比較
表六 部派諸經律與《大愛道比丘尼經》「八敬法」之比較
表七 各家經律所載大愛道出家事的結構與內容比較
表八 《法苑珠林》〈法滅篇〉表列

附錄
附表一 《比丘尼傳》總表
附表二 受《法華經》者
附表三 受《觀世音經》或〈普門品〉者
附表四 受《涅槃經》者
附表五 受《勝鬘經》者
附表六 受《十誦律》者
附表七 受《維摩經》、《小品般若經》、《大品般若經》、《首楞嚴經》等般若經類者
附表八 受《無量壽經》者
附表九 願生兜率者
附表十 願生西方者
附表十一 素食者
附表十二 苦行者
附表十三 持戒謹嚴者
附表十四 禮懺者
附表十五 燒身供養者
附表十六 講經說法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