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秀連著,《僧肇的佛學理解與格義佛教》(Sengzhao's Understanding of Buddhist Doctrine and Geyi Buddhism)(文史哲學集成545


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84月。平裝,32開,384頁。ISBN9789575497804


 


內容簡介


格義佛教,是東晉時代邁向正確理解般若空宗思想的連續性哲學活動。歷來的研究,向以竺法雅將經中事數擬配外書的研究方法,和般若學的六家七宗,為格義佛教的代表。不過「格義」的本質意義,原不在其外延的寬、狹,而在於它理解陌生文化的起點,總是從本己文化的思想格局出發,去衡量陌生文化的內容種種觀點,往往不是在個人身上發生的,而是在交互文化的場合中,為某時某地的人共同體現。所以「格義」本身除了是一種詮釋的方式,也代表一種理解陌生文化時集體的、連續性的精神方向。本論文之研究目的,乃係立足於這個「格義」的本質性定義上,試圖檢覈在六家七宗之後,竭力吸收和消化印度空宗思想的僧肇,如何以本己文化的立場為出發點,透過抉擇傳統哲學的意義和價值系統,把握佛教思想的本質,並且建構自己的佛教哲學體系。由於僧肇哲學同時兼有印度空宗在中國的承傳者、順中國固有哲學開展之一個流派、以及東晉般若學之一員三重身份,故此本文將僧肇之學與這三種思想分別對觀,以期綜合地檢視肇公對三者的傳承、回應與改造,藉以尋繹出他進行佛學理解時,所抉取的思想線索,和著意發揮的義蘊。如此,吾人乃可總結出僧肇與中國固有哲學思想的內在關聯,兼且替其著述中玄佛攙雜的語言現象。


 


目 次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格義佛教新探


第三章 僧肇以前中國般若學思想裡的玄佛互涉現象


第四章 僧肇思想通釋


第五章 僧肇思想對龍樹中觀哲學的吸收


第六章 僧肇思想與中國固有哲學、般若學之關涉的審議


第七章 僧肇思想包含之格義現象及其與格義佛教關係之衡定


第八章 結束語


參考文獻


後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