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 題:「由燕行錄所見朝鮮人眼中的中國形象」(漢學研究中心學術討論會)


主講人:金敏鎬(韓國翰林大學校中國學科副教授)


日 時:2009227日(Fri15:00~17:00


會 場:國家圖書館188會議室(臺灣.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主持人:王國良(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教授)


講演簡介:


燕行錄是韓國的使臣們從高麗到朝鮮700多年間,在元明清時期來到中國的都城把他們所做、所看、所聞、所感,以及體驗到的等等,具體地編寫成的記錄。燕行錄也被稱為賓王錄,朝天錄,其中元朝時高麗使節留下的記錄稱為賓王錄,明朝時多稱朝天錄,清代時記錄多稱為燕行錄。據林基中先生的《燕行錄研究》(2002)朝鮮使節在元明清時使行的總回數是579回,按時代分元代1回,明代82回,清代497回。因此燕行錄至少應該有579種以上正在被傳承,而且可以推想如果在每次燕行的時候都寫兩種以上的燕行錄的話,應該有至少1000多種的燕行錄在被傳承,據林基中先生的調查說截止到2002年為止,在韓國和日本發現的具有獨立性的燕行錄一共有418冊。200110月由東國大學出版部發行了達100卷的燕行錄全集,整理了近398篇的燕行錄,2008年出版了50卷數量的燕行錄屬集,整理了170種燕行錄。


通過燕行錄我們可以窺探出中國的形象,而且我們也還可窺探出當時朝鮮使臣們的世界觀。仁祖時代受到丙子胡亂(1636)的「恥辱」之後,朝鮮打算對淸朝予以報復,主張北伐,並提出北伐大議論,排斥清朝文物,但是18世紀英正祖代一部分學者們覺悟到了朝鮮文化的落後性,認同了蠻夷清朝文物是先進的中華文化,並通過展開接受它的北學主張,摸索出了巨大的思想方面的轉換。洪大容、朴趾源等首爾的京華士族學者們響應國際秩序和朝鮮舊社會內部的變化、追求有利於民生的利用厚生的實用學風。


以此在道學氛圍澎湃的宣祖(1567-1608)時期的朝天記中中國呈現著一種怎樣的面貌,在實學思想抬頭的18世紀(清代)燕行錄中又是以何種形式描述的?還有遼東、北京、江南等地域有怎樣的看法?通過探析這些,分析中國的形象。這次研究的基本文本是以許篈(1551‐1588)寫的《荷谷朝天記》(宣祖7年,明萬曆2年,1574)為軸心,並且還以洪大容寫的《乙丙燕行錄》(英祖41年,1765)以及朴趾源寫的《熱河日記》(正祖4年,1780)為軸心,欲以此對明淸代中國的形象以及朝鮮使臣們的世界觀進行探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