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逸飛(You, Yi-Fei),〈四方、天下、郡國──周秦漢天下觀的變革與發展〉(‘The Four Corners, All Under Heaven, Commanderies and Kingdoms: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Views of Tianxia in Ancient China’)


臺灣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NTU),碩士論文,2009年。229頁。


 


邢義田(Hsing, I-tien)教授指導


 


關鍵詞:四方、天下、郡國、天下觀


 


 


論文摘要


本文希望揭示天下觀在周秦漢時期的變革與發展。


第一章先界定「天下觀」、「天下秩序」、「天下政體」等後來幾章會使用的研究概念。本文所定義的天下觀既非宇宙觀,也不是世界觀,而是以「天下」(即當時人認識的人間世界)為出發點的政治觀念與心態;當時人藉以治理整個天下的政治制度就是天下政體;以整個天下為舞臺所上演的治亂興衰就是天下秩序。該章繼而回顧中國、日本、歐美學界的天下觀研究,指出今日的天下觀研究已不應拘泥於「天下」究竟是「中國」?抑或「世界」之爭?也不應認為自己研究的時代可以輕易代表傳統兩千年天下觀的本質。今日應該將天下一辭的意義視為可流動的,重建歷代人言說天下一辭的語境,了解天下一辭為何被使用。


第二章根據《尚書》、《詩經》、甲骨、金文等材料,指出「四方」一辭流行於西周,此時「天下」一辭很少出現、意義又與「四方」相當,故研究西周不宜用天下觀的研究術語,應該用「四方觀」。四方一辭具有區隔內外的功能,為周天子與諸侯之間提供清楚的界限,建立四方政體、奠定四方秩序。四方觀不限於差序格局,能與成熟的國家政體相配合,是成熟的世界觀念。受商人冊封的周人,可以自居西土,在商人所建立的四方秩序安身;又可伺機而動、取大邑商而代之,以洛邑(成周)為四方之中。周人取代商人為四方之中後,從屬於周的諸侯便須自居四方,承認周人居於四方之中;西周中晚期的金文裡不再見到周人來自西土之說,反映周人漸漸不提祖先曾為西土之人,似乎是一種地域式的結構性失憶。


第三章利用電子資料庫檢索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確證「天下」一辭流行於戰國秦漢,使用遠比「四方」頻繁。並進一步指出天下一辭流行的原因是因為春秋戰國政治、社會變革,四方觀語境崩解,戰國諸子、君王注意到天下一辭字面上不具有區隔內外的意義,可以消弭四方一辭的內外界限,對外包容其他列國、適於用來重建紛亂的政治秩序,天下一辭也因而大為流行。「溫人之周」故事、先秦諸子好引用《小雅.北山》的「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兩者都反映天下一辭有助於建立新的天下秩序。「天下」一辭普行於秦漢朝廷統治的領域、為當時識字者所熟習、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之中,其內涵與用法為當時人共享,不限於統治階層,「天下」遂成為兩千年來最流行的疆域稱謂,天下觀也成為兩千年來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世界觀。


第四章繼續討論天下一辭的包容性如何有助於秦漢天下秩序的建立。秦始皇君臣在推行政策的詔令裡通常會使用天下一辭,將甫平定的東方六國納入統治疆域,此時天下為狹義,乃「中國」之意。但宣揚功德的刻石中秦朝君臣又會使用廣義的天下,也就是普天之下,來包容四夷。雖然秦朝君臣注意到普天之下與現實疆域之間的差距,而用「北過大夏」一辭將兩者的矛盾模糊化;但整體而言秦朝君臣因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而產生的無奈與羞辱之感,應當不會很強。漢初國力遠不如秦,只得隨時勢調整對外關係;此時天下一辭的彈性徹底展現,漢朝既可將南越納入中國與四夷的天下秩序內,又可承認漢與匈奴同為天下之中的兩國,更可將西南夷來貢視為天子「修文德以來之」的展現。但天下一辭的意涵亦非為政者可任意捏塑,秦漢「天下一家」的理念似只用於對內一統,無人以此為藉口侵略四夷。漢初朝廷承認諸侯王國的獨立地位,建立多中心的天下政體,用天下一辭將諸侯王國納入天下秩序之中。但多中心的天下秩序終究不穩定,天下一辭消弭內外界限的特性與講求精確的官僚制扞格不入。漢朝的天下秩序、天下政體、天下觀仍須進一步完善,徐偃、終軍故事即其變遷的反映。


第五章討論漢廷為了追求更完美的天下秩序,必須重建封建制、鞏固中央集權,創建更完善的天下政體。其關鍵措施為改革王國制度:建立「郡國雙軌制」,將王國降低到郡的層級,使漢朝地方行政制度達成「分工性分權」的目標;用更完善的封建制規範天子、諸侯王等各種身分等級,並區分王國的行政官吏與家內官吏。多中心的天下秩序從此消失,以漢天子為中心的天下政體進一步確立。天下政體更加完善,也影響天下觀變遷。透過資料庫檢索與文獻校勘,我們可以發現漢初流行用天下一辭稱呼漢朝的疆域,郡國、郡諸侯等辭將郡與諸侯王國並列,在漢初並不合於現實,這種較為精細的疆域稱謂並不統一、也不常見;但西漢中葉郡國雙軌制奠定以後,郡國一辭開始流行。郡國一辭有利於官僚制的發展,使漢廷政令能夠更有效傳達、實踐於「天下」,更清楚規範漢朝疆域、進一步建立中央與地方的區別。


第六章結語則認為「內與外」始終是中國政治的關鍵課題。天下一辭因四方一辭無法對外包容而興,又因字面無法區隔內外而須分裂為廣狹二義:狹義的天下對內治理中國,廣義的天下對外綏服四夷。但廣狹二義又須進一步區隔內外:廣義的天下藉中國與四夷區隔出內外,狹義的天下則藉王畿與郡國區隔內外。各時代的天下觀如何區隔內外是值得繼續研究的線索。


  


目 次


 


第一章 研究回顧及反思        13


第一節     漢學家的「天下」研究 14


(一)     歐美        15


1.     開山──李文森(Joseph Levenson)與楊聯陞 15


2.     發展──余英時與尤銳(Yuri Pines        16


(二)     日本        17


1.     中國與世界之辨──安部健夫及其後        17


2.     天下型國家──渡邊信一郎 18


3.     周秦漢的新研究──松井嘉德、平勢隆郎、吉本道雅    21


第二節     中文學界的「天下」研究 22


(一)     奠基──邢義田、高明士、羅志田、金觀濤、劉青峰     23


(二)     多元視野 26


1.     華夷關係──王明珂        26


2.     正當性──王健文 27


3.     禮制──甘懷真     28


4.     綜合 29


5.     理論化        30


第三節     小結──變與不變        32


第二章 殷商、西周的四方與天下 33


第一節     金文、《尚書》中的「四方」        33


(一)     西周四方觀的性質        33


(二)     差序格局的突破        35


(三)     四方之中的變遷        37


第二節     西周時期的「天下」        41


(一)        《詩》、《書》中的天下──西周初年    41


(二)   豳公?與《逸周書》裡的「天下」──西周後期        43


(三)     天、帝、四方、天下    44


第三節     四方觀與疆域結構        46


附論:宇宙抑或世界?──商代甲骨文中的「四方」        48


第三章 從四方到天下──戰國秦漢天下觀的興起與傳布    55


第一節     先秦「四方」、「天下」辭彙的消長    55


第二節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與天下觀的變革 57


(一)     怨刺與王權──西周的《小雅.北山》     57


(二)     斷章取義──《左傳》裡的《小雅.北山》        58


(三)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戰國《小雅.北山》意義的限縮        59


(四)     溫人之周──戰國天下觀的對外包容 61


第三節     戰國的「天下」論述與「天下之中」 63


(一)     諸子百家「天下」論述的結構        63


(二)     「天下」是流行的名詞 65


(三)     「天下之中」 67


第四節     戰國秦漢出土文獻所見的「四方」與「天下」        70


(一)     秦漢「四方」的三種意涵     71


(二)     扁書、簡冊、銅權量──隨詔令流布的「天下」 72


(三)     《蒼頡》字書中的「天下」 74


(四)     見於生活日用之中的「天下」        75


1.     典籍與數術書裡的「天下」 75


2.     刻於建築、器物的「天下」 75


第四章 天下、四夷、郡國──秦、西漢天下觀的內與外 78


第一節     秦朝的天下觀 78


(一)     對內論述:華夏列國即天下 78


1.     包攝六國與天下一家        78


2.     地過五帝的天下     80


3.     「天下」內部界限的消失    80


(二)     對外論述:普天之下    82


1.     長城的象徵意義     82


2.     北過大夏──論琅邪刻石的四至 83


附論:屬邦、臣邦、外臣邦        86


第二節     天下、中國與四夷:西漢天下觀的對外論述        88


(一)     初建:陸賈使南越    88


(二)     委曲:文帝的和親匈奴政策        91


1.     遣匈奴和親書 91


2.     與匈奴和親詔 92


附論:「單于天降」、「單于和親」、「四夷咸服」瓦當        93


(三)     依違:武帝的南征北伐     94


(四)     理想:西南夷來附    96


第三節     天下與郡國:西漢天下觀的對內論述 98


(一)     秦、楚、漢之際的天下 98


(二)     「天下」的包容性及其侷限 99


1.     包容諸侯王國:多中心的天下政體        99


2.     徐偃、終軍故事     100


(三)     說張家山《二年律令》裡的「諸侯」 101


1.     「諸侯」為諸侯王與列侯的合稱 101


2.     漢廷與諸侯:「國」與「國」的關係        103


(四)     郡國初起──西漢天下觀的新發展    104


1.     郡國一辭的流行與篡改        105


2.     郡國諸侯一辭的校勘        106


3.     幾乎失傳的詞彙:郡諸侯    109


4.     西漢前期郡國一辭的使用狀況     110


5.     西漢後期的「郡國」論述    113


第五章 結語        117


參考書目 119


第一節     史料        119


(一)     傳世文獻 119


(二)     出土文獻 121


第二節     研究論著 127


(一)     中文        127


(二)     外文(含譯著)        150


1.     英文 150


2.     日文、韓文    15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hc851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